中華民國97年1月24日台中(一)字第0970011604B號令發布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數學」課程欲達成的目標如下:
一、培養學生具備以數學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具備實際生活應用和學習相關學科所需的數學知能。
三、培養學生欣賞數學內涵中以簡馭繁的精神和結構嚴謹完美的特質。
貳、核心能力
一、演算能力:能熟練多項式、分式、根式、指對數、三角的運算及估算。
二、抽象化能力:能將具體世界中的概念以數學形式表徵。
三、推理能力:能認識證明,並進行推論。
四、連結能力:能整合數學內部知識並與具體世界連結。
五、解題能力:能解決數學形式與生活情境中的數學問題。
六、溝通能力:能正確、流暢地利用口語或文字表達解題想法。
七、使用計算工具的能力:能使用計算器來處理繁瑣的計算與解決較複雜的問題。<!–more–>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數學」課程分為數學I、II、III、IV,各四學分。
一、各學年課程的定位如下:
高一數學(數學I、II)的定位為學習與生活關聯或其他學科需要用到的數學,以建立學生在各學科進行量化分析時所需要的基礎。高一上處理有關連續量的課題,包括由度量連續量所產生的實數,以及描述量與量關係的基本函數,如多項式函數與指數、對數函數。高一下處理有關離散量的課題,包括數列與級數、排列組合、生活中常見的古典機率,以及其他學科常用到的數據分析等。
高二數學(數學III、IV)的定位為社會組與自然組學生在學習上所應具備的數學知識,其主題為坐標、向量幾何與線性代數。
二、教材綱要包括主題、子題、內容、備註。備註欄表列學習規範及全國性評量不應測試的內容。有關綱要內容的說明與範例則置於附錄。
三、課程分版:高二數學分為A、B兩版,B版的內容包含A版,所增加的題材以加註◎號區隔。
第一學年:數學I(函數)、4學分
主題 |
子題 |
內容 |
備註 |
一、數與式 |
1.數與數線 |
1.1數線上的有理點及其十進位表示法 |
|
1.2實數系:實數的十進位表示法、四則運算、絕對值、大小關係 1.3 乘法公式、分式與根式的運算 |
1.2不含非十進位的表示法 |
||
2.數線上的幾何 |
2.1數線上的兩點距離與分點公式 2.2 含絕對值的一次方程式與不等式 |
|
|
二、多項式函數 |
1.簡單多項式函數及其圖形 |
1.1一次函數 1.2二次函數 |
|
1.3單項函數:奇偶性、單調性和圖形的平移 |
1.3僅介紹4次(含)以下的單項函數 |
||
2.多項式的運算與應用 |
2.1乘法、除法(含除式為一次式的綜合除法)、除法原理(含餘式定理、因式定理)及其應用、插值多項式函數及其應用 |
2.1不含最高公因式與最低公倍式、插值多項式的次數不超過三次 |
|
3.多項式方程式 |
3.1二次方程式的根與複數系 3.2有理根判定法、勘根定理、 的意義 3.3實係數多項式的代數基本定理、虛根成對定理 |
3.1不含複數的幾何意涵 |
|
4.多項式函數的圖形與多項式不等式 |
4.1辨識已分解的多項式函數圖形及處理其不等式問題 |
4.1不含複雜的分式不等式 |
|
三、指數、對數函數 |
1.指數 |
1.1指數為整數、分數與實數的指數定律 |
|
2.指數函數 |
2.1介紹指數函數的圖形與性質(含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凹凸性) |
|
|
3.對數 |
3.1對數的定義與對數定律 3.2換底公式 |
3.2換底公式不宜牽涉太過技巧性與不實用的問題 |
|
4.對數函數 |
4.1介紹對數函數的圖形與性質(含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凹凸性) |
|
|
|
5.指數與對數的應用 |
5.1對數表(含內插法)與使用計算器、科學記號 5.2處理乘除與次方問題 5.3等比數列與等比級數 5.4由生活中所引發的指數、對數方程式與不等式的應用問題 |
5.1不含表尾差 |
附錄 |
認識定理的敍述與證明 |
介紹命題、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反證法(含 為無理數的證明) |
|
數學II(有限數學)、4學分
主題 |
子題 |
內容 |
備註 |
一、數列與級數 |
1.數列 |
1.1發現數列的規律性
1.2數學歸納法 |
1.1只談實數數列、不含二階遞迴關係 1.2不等式型式的數學歸納法置於數學甲/乙I數列與極限中討論 |
2.級數 |
2.1介紹Σ符號及其基本操作 |
|
|
二、排列、組合 |
1.邏輯、集合與計數原理 |
1.1簡單的邏輯概念:介紹「或」、「且」、「否定」及笛摩根定律 1.2集合的定義、集合的表示法與操作 1.3基本計數原理(含窮舉法、樹狀圖、一一對應原理) 1.4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取捨原理 |
|
2.排列與組合 |
2.1直線排列、重複排列 2.2組合、重複組合 |
2.1不含環狀排列
本章節要避免情境不合常理、過深、或同時涉及太多觀念的題型 |
|
3.二項式定理 |
3.1以組合概念導出二項式定理、巴斯卡三角形 |
3.1不含超過二項的展開式 |
|
三、機率 |
1.樣本空間與事件 |
1.1樣本空間與事件 |
|
2.機率的定義與性質 |
2.1古典機率的定義與性質 |
2.1不含幾何機率 |
|
3.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 |
3.1條件機率、貝氏定理、獨立事件 |
|
|
四、數據分析 |
1.一維數據分析
|
1.1平均數、標準差、數據標準化 |
1.1只談母體數據分析,不涉及抽樣,可用計算工具操作 |
2.二維數據分析 |
2.1散佈圖、相關係數、最小平方法 |
2.1可用計算工具操作。最小平方法的證明置於附錄 |
|
附錄 |
1.演算法 |
輾轉相除法、二分逼近法 |
|
2.最小平方法 |
最小平方法的證明 |
|
第二學年:數學III(平面坐標與向量)、4學分
全文請看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