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讀書會-共讀書籍之心得分享活動會議
目的:藉由讀書會共讀書籍之心得分享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培養學生閱讀力及寫作力
主講者:蔡來招、顏淑慧、張文璟、李笑白、鄭育昀、劉明峰、許又文、陳建利
老師
日期:101年10月16日
地點:東大附中國中部導師室
時間:10:30~11:15
計畫特色
(一) 本計畫所涵蓋之學校均有其特色及優點,藉由均質化方案,有效橫向整合,將「點」擴散到「面」,發揮更大教育功效,達到縱向及橫向資源分享目標。
(二) 本計畫以創意教學—發展教學特色為主軸,整合科技、英語文、行動閱讀、藝術及職涯探索…等科目,合作學校相互合作、相互支援,藉由辦理異質性的活動相互觀摩,吸收優點,展現各校之特色課程。
(三) 因應十二年國教實施及大臺中生活圈形成,校際進行策略聯盟,整合社區內各高中職之教學資源,建置各系統之適性學習課程,提供互補性之協助,並使合作學校得以發展各校特色。
(四) 建置數位教學平台之網路系統,充分聯繫社區合作學校之教學資源,並整合運用於社區資源分享,使能提供各國中對於高中職有進一步認識與了解。
(五) 合作學校範圍雖然較廣,但均能於所在社區形成亮點,獲得優質口碑,有利於均質化活動推展,提供社區及國中更多助益。
社區學校問題呈現與因應
招生歷史背景
為配合教育部「高中職社區化─建構適性學習社區」政策之推動,台中地區(台中縣、市)共計五十三所高中職學校全數配合參與社區化之規劃(其中包含苗栗縣之五所高中職)。依據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94 年 11 月 25 日教中(三)字第 0940519143 號書函規定,台中縣、市仍依九十二學年度之規劃,亦即依地理環境及生活圈─「山、海、屯」等自然條件所共同規劃出之中一區(台中縣市海線一帶學校)、中二區(台中縣市山線一帶學校)、中三區(台中縣市屯區一帶學校)等三個適性學習社區。
本計畫之合作學校系包含中一區及中二區之範圍,藉由此次均質化申辦,可橫向結合彼此歷年的社區化經驗。
一、依據「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
二、建立資源共享的社區關係:加強社區國高中資源整合及共享,達成社區國高中與社區內機構、文化產業、大專校院互助合作的連絡網。
三、落實社區特色發展:促進社區高中合作推動特色發展,以社區高中與國中共同建構特色課程、教學與輔導合作機制,提升社區教學品質。
四、落實就近入學:藉由均質化的實施,期能緊密高中職與國中學校間的夥伴關係,強化國中學生的社區認同、高中職學校的特色發展,鼓勵國中學生願意就近入學,成功適性的發展,落實國中畢業生就近入學目標。
五、利用假日及寒暑假期,針對縣市內國中學生辦理大台中科學、閱讀與藝文相關課程,邀請大專院校學者專家以及校內優良教師授課,以落實大台中區域從國中到高中科學、閱讀與藝文等學習管道的銜接。
六、文華高中設有數理資優班、語文資優班及舞蹈資優班,在資優教育領域已頗有心得,亦有三年寒假多元適性課程的研發經驗,希冀藉由均質化方案,將高中資源分享到各國中,讓國中生能與高中學習接軌,也能更認識文華的特色發展,進而選擇就讀文華高中。
七、清水高中與后綜高中共同提報100學年度均質化計畫,通過了「藝術與人文提升計畫」及「藝術與科學創意教學計畫」,合作過程相當順利,國中生反應也相當熱烈,期望在此基礎上,延展科學主題及行動閱讀的教學資源,使合作類型更多元、豐富,將能提供大台中地區的國中生更多資源,以期達到均質化資源共享的目標。
八、中等教育的發展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石,教育部為提升中等教育之品質,同時均衡城鄉教育落差,減少教育機會的不公,規劃建構適性學習社區,以提供社區內高中職學生適性學習的機會。臺中縣市已於100年起合併,大臺中市生活商圈已經逐漸成形,再加上台中捷運正在積極規劃施工,通車更是指日可待,學生也將因為生活的便利性提高,增加學校選擇的機會,在面對政府即將推動縣市合併政策下,教育資源勢將重新分配,學校必須盡早因應,發揮優勢力量,創造教學特色,甚至與友校進行策略聯盟,共享教育資源,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九、有鑑於此,本計畫將結合國立清水高中、臺中市立后綜高中、臺中市立西苑高級中學、嶺東高級中學及東海大學附屬實驗高級中學等中一區、中二區共六所學校,以活化教學為主軸,運用各校特色教學項目,結合大學資源,藉由交流、觀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校特色,使各校能夠在社區深耕,進而使具備潛力的學生願意就近入學,減輕學生家長生活經濟負擔,減少學生通勤時間,健全親子關係,創造最大教育福祉,同時藉由高中職學校間的合作機制,增加互動往來,奠定學校友好情誼。
十、另為因應十二年國教實施及少子化衝擊,各校希望在運用教學資源凸顯特色同時,亦能發揮形象塑造效用,讓國中了解高中學校的特色,增進互動機會,進而建立良好的印象,吸引學生就近入學,達到真正落實社區高中的目標。
計畫目標:
1. 提供社區國中生學術探索,協助學生提昇學習能力,引導就近入學舒緩升學壓力。
2. 垂直整合大學、高中、國中的教育資源,使國中學生提早體驗高中多元適性課程,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開發學習潛能。
3. 發展學校特色課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鼓勵教師教學創新,促進提升教師專業知能發展。
4. 協助社區內國中生涯探索,認識高中課程,並結合附近大學資源,協助社區內國高中學生職涯探索,俾利生涯定向。
5. 使國中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具正面積極之觀念,以樂觀、正向、主動方式減低學生壓力調適與增加心 理健康,提高親子溝通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