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遺傳
人類性狀的遺傳可以區分為兩大類:(1)單對基因遺傳(活動8-3);(2)多對基因遺傳。單對基因遺傳是指某一性狀的表現,是由一對基因所決定(表一)。多對基因遺傳是指某一性狀的表現,是由二對或二對以上的基因所決定。
人類的ABO血型是單對基因遺傳,不過控制血型的基因則有三種:IA、IB及i,其中IA和IB分別對i為顯性(活動8-4)。例如基因為IAIA或IAi者,血型為A型;IBIB或IBi者為B型;而ii者為O型。特別一提的是IA和IB都為顯性,所以基因為IAIB者,血型為AB型(圖8-7)。 |

|
人類的身高、體重或皮膚色澤的深淺,則是多對基因遺傳。例如皮膚的色澤是由兩對基因(A,a和B,b)所控制,顯性基因A和B會使皮膚內黑色素的量增加,二者的影響相同且可以累加,因此其有顯性基因越多的人,膚色越深。表一、人類單對基因遺傳的實例
性 狀 |
顯 性 |
隱 性 |
耳垂(圖8-8) |
與臉頰分離 |
緊貼臉頰 |
捲舌狀(圖8-9) |
能 |
不能 |
美人尖(圖8-10) |
有 |
無 |
拇指豎起時變曲情形(圖8-11) |
挺直 |
拇指第一節向指背彎曲 |
食指長短(圖8-12) |
較無名指長 |
較無名指短 |
雙手手指嵌合(圖8-13) |
左手拇指在上 |
右手拇指在上 |
上眼瞼有無皺褶(圖8-14) |
有(雙眼皮) |
無(單眼皮) |
酒窩(圖8-15) |
有 |
無 |
多指(趾)症 |
六指(或趾) |
五指(或趾) |
白化症:皮膚缺黑色素
眼睛畏強光 |
正常膚色 |
皮膚白化 |
紅綠色盲 |
正常 |
無法區別紅綠兩色 |
血友病:缺少凝血因子
出血不容易止住 |
正常 |
容易出血而不止 |
蠶豆貧血症:食用蠶豆後
引起溶血 |
正常 |
食用蠶豆後會發病 |
|
資料來源:http://content.edu.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08/text-ch08-5.htm#第五節
突變
基因的穩定性對遺傳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遺傳物質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若遺傳物質產生變異而影響到生物的遺傳性狀,這樣的變異稱為突變。任何基因都可能發生突變,但它並不經常發生。遺傳學家莫根的實驗室原本只有紅眼果蠅,有一天卻發現一隻白眼雄果蠅 (圖8-6),之後經實驗證明白眼果蠅是由於基因突變而來。 |

|
突變的產生有兩個途徑:自然突變和人為誘變。自然突變是指自然產生的基因變異,通常發生率極低,而人為誘變是指因物理(如X光、紫外線)或化學(如亞硝酸鹽)的處理導致生物體發生基因的突變。人為誘變率一般都比自然突變率高。根據研究顯示,若長期曝露在這些會導致基因產生突變的物理、化學因素之下,通常會引發突變而產生癌症,例如早期X光機的操作人員、染料廠的工人等,其癌症罹患率較高。而現今市面上加工食品充斥,其中許多添加物如防腐劑、漂白劑、色素等也常具致癌性,若長期食用亦有害健康。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與這些物質接觸。
突變大多對個體本身或其後代有害,但偶爾也會產生有利的新基因,人們常利用這種有益的突變從事生物品種改良,例如紐西蘭的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突變基因,可使某些品種的牛隻多長肉。
資料來源:http://content.edu.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08/text-ch08-4.htm#第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