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分類

植物界中最早的分類方式是將植物分為胚胎植物和無胚胎植物。無胚胎植物指的是海裡或淡水裡的藻類;有胚胎植物則又區分為維管束植物非維管束植物。而維管束植物可再分為孢子植物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則依其種子本身是否具有保護的構造或胚胎本身是否具有保護的構造,分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又可依其子葉的數目來細分為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

資料來源:http://web2.nmns.edu.tw/botany/know/know1_01.php

如何準備國中「會考生物」?

如何準備「會考生物」?  生物潘承恩老師 生物的複習,一定要(1)徹底瞭解課本內容、(2)熟讀任一版本複習講義以及(3)多做練習考題。以理解為主,記憶為輔,融會貫通教材之內容、切勿不斷換新講義讀,以下提供幾點複習方式供國三同學們參考: 1.熟記基本觀念:(1)第一冊:生物的生命起源、大氣形成,細胞基本構造和功 能、顯微鏡的使用,物質代謝和酵素、擴散作用和滲透,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和暗反應的目的和方式,血液和循環系統的統整,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的運作和功能、協調作用的機制;內分泌腺體的功能、恆定性的調節機制;(2)第二冊:細胞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區別,生殖的目的和方式,基因遺傳的方式和遺傳法則的運用、基因轉殖、生物複製和性聯遺傳的觀念,生物演化的方向和化石形成、個地質年代的生物演化,生物的命名和分類,五大生物界的特徵和代表性生物,生態系和和物質循環,環境保育和生物多樣性的議題等,均屬複習生物之重要方向,必須有正確而完整的概念。 2.表格比教法記憶:比較法可簡化記憶內容、加深同類項觀念的澄清,注意表格中比較項目間的關係和差異,以利獲得整個生物學的概念,並能從相互關係中,理解有關名詞的真正意義,避免零碎死記的痛苦。 3.注意課本的附圖及附表:一般同學都只讀課本文字而忽略了圖和表,有些問題,課本文字並未敘述,但在圖表中卻有呈現,尤其是課本兩側和課後科學觀念補充資訊也要詳看熟讀。 4.實驗問題務必徹底瞭解:自然教材內容的實施,著重實驗,由實驗過程結果可幫助瞭解課本內容。因此,力求實驗與課本內容配合,複習熟讀。方法目的和步驟過程都需要詳細了解。 5.有休息時段可安排,多看自然科學相關雜誌或影集:如牛頓雜誌、科學月刊、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頻道等,其內容常對某一類議題會內容,有較系統而詳實的介紹,有助於深入的瞭解。切記,勿再看電視和上網聊天、打電玩或玩手機或FB(臉書)。 6.學校發的講義和會考題本,要熟讀並依模擬考進度完成所有題目。固定安排每周至少複習1到1.5小時生物科(內容約一個章節)。必須達到模擬考生物題型全對為目標。有疑問一定要問清楚,追根究柢。 7.若有任何疑問或需要解答疑惑,可隨時與潘Sir聯繫,俾便安排。

大白斑蝶

 
大白斑蝶小檔案(斑蝶科)
學名 Idea leuconoe clara
特徵 翅膀的翅底為白色,翅脈為黑色,正面、腹面皆有白色斑點
生態 成蝶飛行振翅緩慢,被捕時會呈現假死現象,一動也不動,再趁機不慌不忙飛走,幼蟲以攝食夾竹桃科的爬森藤為主

國一學生~如何學好「國中生物」

生物的學習,一定要徹底瞭解課本內容,以理解為主,記憶為輔,融會貫通教材之內容,以下提供幾點學習方法供同學參考: 1.牢記基本觀念:(1)第一冊:生物的生命現象,基本構造,基本功能,物質代謝方式,細胞構造和功能,植物光合作用的目的和方式,協調作用的運作、恆定性的維持;(2)第二冊:生殖的目的和遺傳的方式,演化的方向和化石形成,生物的命名和分類,生物界的認知,生態系和環境哺育的議題等,均屬學習生物之基本知識,必須有正確而完整的認識。 2.採用比教法:比較法可分橫比較與縱比較,橫的比較是生物之間的比較,注意它們相同和相異之點;縱的比較就是注意生物演化的過程以及演化中各階段的關係,採用比較法能獲得整個生物學的概念,並能從相互關係中,理解有關名詞的真正意義,避免零碎死記的痛苦。 3.注意課本的附圖及附表:一般同學都只讀課本文字而忽略了圖和表,有些問題,課本文字並未敘述,但在圖表中卻有呈現,課本兩側補充資訊也要詳看熟讀。 4.實驗問題務必徹底瞭解:自然教材內容的實施,著重實驗,由實驗過程結果可幫助瞭解課本內容。因此,力求實驗與課本內容配合,複習熟讀。方法目的和步驟過程都需要詳細了解。 5.多看自然科學相關雜誌或影集:如牛頓雜誌、科學月刊、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頻道等,其內容常對某一類議題會內容,有較系統而詳實的介紹,有助於深入的瞭解。 6.課堂上:專心聽講、勤作筆記;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當天上課內容必於當天完成複習,避免積少成多忘記所學。實驗課程應注意目的、方法、步驟和結果和結論。 7.作業應於規定時間內完成,且於課堂上檢討時提出疑問,有不明白之處,再請聽師長詳加說明或於課間再行詢問了解,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8.深入教學或補救教學,應與師長聯繫,俾便安排。部分學生若有課程需要時,會發通知函(同意書),敬請家長配合時段(另訂)接送學生上下學。

迷你雨林蛙 用嘴聽音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2日指出,印度洋塞席爾群島雨林裡的加氏塞舌蛙(Gardiner’s frog),不用耳朵聽聲音,而是靠嘴巴接收其他青蛙的蛙鳴。一般青蛙的頭部外側有鼓膜,將聲波振動傳入內耳,接著傳至大腦。但身長僅1公分、只有圖釘大小的迷你加氏塞舌蛙雖然沒有鼓膜,卻會回應蛙鳴,原來牠是利用嘴巴充當擴大器,接收其他青蛙發出的聲音。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病從口入!從食品安全看肝解微毒

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讓人「食」不安心。中醫師指出,從塑化劑到毒澱粉,食品危機亮起紅燈,民眾要有「病從口入」的高度警覺,平日應做好健康管理,特別是對於肝臟的維護,更不可輕忽;雖然人體有自我防禦的免疫機制,但是肝不好,縱然是「微毒」,也會讓健康受到侵害。 擁有逾50年保肝經驗的中醫師李深浦指出,台灣近年來「毒風暴」不斷,從三聚氰胺、毒澱粉事件,到最近的甲苯餐盒,件件都凸顯了台灣食品安全堪慮。事實上,民眾不用太過惶恐,其實對於日常的「微毒」,人的肝臟有自行解毒的功能。 肝臟營養代謝器官 保持健康能解毒 雖然生活周遭有許多「微毒」,如細菌、病毒,但身體的肝臟懂得自己解毒或是排毒。俗語說「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指的就是在靜坐過程中,由胃腸提煉帶有酒精成份的這一類可燃的物質,如果肝臟功能很好,可以燃燒轉換成體能,去除其中有毒性的氨等物質,變成身體運動時很好的能源,讓人頭腦清晰、眼睛明亮。 反之,如果有毒氣體未被自然排泄出,久而久之,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種下慢性肝病、慢性肝炎惡因。而肝臟就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代謝器官,只要飲食夠均衡,排泄又正常,肝臟就會自動調適到最健康的狀態,能有效抵擋「微毒」侵入。 飲食護肝2要點 身心平衡少動怒 事實上,比起生活中防不慎防的微毒,其實心理上的壓力所造成的傷害,比這些毒都可怕。中醫所謂「怒則傷肝」,情緒起伏過大,很容易影響到肝。唯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可以維持肝臟的健康;而肝臟等同解毒工廠,體內的化學作用,就可以順利的完成,達到解毒、排毒的功效。 而飲食護肝有2大要點:一是優選食物供足養分,滿足肝臟的各項生理需求;另是注意食品衛生,防止細菌、病毒入侵肝臟。在平常生活上需要注意,飲時要營養均衡、多元化,以及清淡。 肝臟是睡眠中樞 眼疲勞一睡解千毒 建議應多攝取深色蔬果,包括: 5色(青、黃、紅、黑、白)、5味(酸、甜、苦、辣、鹹)的食物都要攝取,均衡吸收各式的營養,就能讓身體肝臟產生化學性的防護作用。肝臟又是睡眠中樞,上絡眼目,下絡生殖器,肝微中毒就會引起眼目疲勞,而進入睡眠狀態,所以一睡解千毒,也僅指微毒而言。 保肝達人小叮嚀: 中醫師李深浦提出為什麼要在美國USC做肝藥研究,因為要證實肝臟有沒有真正幫助肝臟增加解毒、解酒等能力,因為科技越發達,人類製造出的產品所產生的微毒越來越多,日常生活的微中毒常令人嗜睡,因此常處於貪睡狀態時需特別留意,如果肝臟解毒能力強,睡後會立即有精神。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