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生活新鮮事

罕見椰子蟹 花蓮美崙溪畔現蹤

罕見椰子蟹 花蓮美崙溪畔現蹤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30日電)花蓮美崙溪畔發現瀕臨絕種的椰子蟹,生態學者指出,台灣東部已經許多年沒有發現牠的蹤跡,研判可能是隨黑潮漂流而來。

一家位於美崙溪畔的庭園餐廳,昨天下午老闆在池塘邊餵魚時,發現旁邊竟然攀爬一隻椰子蟹,由於是保育類動物,趕緊找友人商議,今天送交花蓮縣農業處,由相關人員野放。

花蓮縣農業處保育與林政科技士陳敬儒表示,這隻背殼上呈現藍紫色紋路的椰子蟹,在花蓮的確非常罕見,過去只在蘭嶼、綠島、台東、墾丁一帶發現;但從這隻椰子蟹已抱卵的現象研判,人為飼養的機率不大。

陳敬儒說,椰子蟹棲息地是珊瑚礁岩,或者是潮間帶地區,是現存的最大型的陸生節肢動物,在花蓮類似棲地是在豐濱鄉石梯坪一帶,會儘快將這隻椰子蟹送到適合的棲地野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章波受訪表示,原本棲息在綠島、蘭嶼等地的椰子蟹,可能隨黑潮往上飄到花蓮。

資料來源:http://news.msn.com.tw/news3677867.aspx

台江國家公園發現新物種 「台江擬蝦虎」

台江國家公園發現新物種  「台江擬蝦虎」

台江國家公園發現新物種「台江擬蝦虎」,這是由海大教授陳義雄研究團隊進行台江魚類多樣性調查與監測研究的發現,顯示台江地區歷經百年來人類高度開發利用後仍有新物種生存,實屬難得,台江公園將此新發現發表於「海洋科學與技術」(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國際期刊中,去年底已經刊出發表種名。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台灣海洋大學陳義雄教授,去年在台江地區進行調查,已正式發表世界新種「蝦虎科魚類」,證明台江國家公園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此新種以主要發現地點命名為「台江擬蝦虎」。

「台江擬蝦虎」體長約2-4公分,除台江地區為主要棲息環境外,少部分族群也曾在宜蘭頭城及桃園觀音鄉河口地區有採集紀錄;陳義雄教授表示,此次調查記錄有91種海水及河口魚,而其中有30種是之前未記錄到的魚種,綜合前人研究推估台江地區內水域魚種總數至少在150-200種之多。

資料來源:http://news.msn.com.tw/photo3677867.aspx

動物界~節肢動物:克氏原螯蝦~相關補充資訊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14日電)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入侵,因繁殖數量很快,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說:「實在太可怕了」。

清水濕地位於清水溪、西勢溪、磺溪的出海口,占地約100公頃,是台灣最北的最大濕地,由生態工法基金會認養。

副執行長邱銘源表示,昨天會同農友賴清松在清水濕地整理時,在茭白筍田隨機裝設的蝦籠中,全部捕獲克氏原螯蝦,這些蝦籠陷阱裡,完全沒有放餌料。

初步研判應是寵物飼主棄養後,因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在濕地大量繁殖。洪姓民眾說,以前住新北市淡水區,屋前稻田的田埂都是螯蝦打的洞;賴清松表示,稻田旁的田埂,經常遭螯蝦破壞,讓水田「漏水」。

台灣水族館裡觀賞用途的美國螯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台灣早期引進繁殖鰲蝦肉食兼具觀賞,但克氏原鰲蝦因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頭大身小、肉少殼多,肉質有腥味,經濟價值已經降低。但台灣的便利商店及火鍋店等,製作龍蝦手卷也有使用。

基金會表示,北部受侵害的範圍,分布極廣泛。新竹香山鄉的農地、台北陽明山的花園水池遭大量攻陷,未料,認養的清水濕地,也慘遭毒手。

邱源銘說,克氏原螯蝦對同一水域的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等造成很大的威脅,打亂原本平衡的食物鏈,改變生態系統的原貌。

基金會訪談農民發現,近幾年的稻田、茭白筍田、芋頭田,已經遭很多克氏原螯蝦剪斷農產,螯蝦又喜歡鑽洞,破壞力很大,危害情形與福壽螺不相上下。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稻田殺手-克氏原螯蝦淪陷濕地-051013388.html

 

動物界~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魷魚、章魚、鸚鵡螺


從腦量和身體的比例上來講,在哺乳動物裡,人類是腦量最大的。在無脊椎動物中,又是哪­種動物的腦量最大呢?答案就是烏賊。這種外表怪異的海洋生物在世界上最聰明動物排行榜­上,位居前五位,而它的聰明之處就體現在偽裝上。烏賊可以讓自己的全身幻化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從而迷惑獵物,進行捕食。科學家也通過實驗,展示了烏賊令人驚歎的超強學習能­力。(綠色空間 2009年 第146期)【文化絲綢之路】

烏賊為了達到交配的目的,個頭較小的雄性烏賊居然能把自己化裝成雌性烏賊,並趁兩隻雄­性烏賊為爭奪交配權而大打出手的時候,瞞天過海,得漁翁之利。而科學家的進一步試驗則­向我們證明,烏賊的這些聰明行為絕不是簡單的條件反射,而是用腦思考的結果。 (綠色空間 2009年 第147期)【文化絲綢之路】


魷魚,又稱柔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管魷目,眼睛沒有眼膜覆蓋的魷魚亞目(Oegop­sida)的俗稱。牠們在口部周圍具有10隻附肢,其中8隻為腕,另2隻為具有伸縮性­的觸腕。
水母屬於腔腸動物門水母綱,水母是由一個傘狀的膠狀物質組成的身體,下方有許多的觸手­,藉以傘內肌肉收縮,水母可以一起一伏的游動。水母觸手上有很多刺細胞,遇到刺激時就­會放出卷曲的絲狀物纏住食物,有的刺細胞末端有倒鉤或刺,能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使其­麻醉,水母可以有性生殖及無性生殖二種方法繁殖,我們一般食用的海蜇是根口水母的一種­。
章魚,又稱石居,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八腕目,在口部周圍僅有8隻腕,缺乏觸腕,故又被­稱作八爪魚。腕上的吸盤沒有柄,也沒有齒環,身體柔軟,沒有內殼,但船蛸科的章魚,其­雌章魚會製造石灰質的外殼,殼僅有單室,沒有分隔成許多氣室。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3KB8WITcZ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ffiYpiBd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odmAkkW5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06Jbvw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h53GWsckA

動物界~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蝸牛、蛞蝓


一場雨水滋潤了大地,鬆軟的土地上,有一種生物慢慢地從枯葉中爬出,他門是揹著科的蝸­牛,看它們爬上樹梢,距離雖然很短,但對他們來說可是需要費盡心力與精神,行動雖然緩­慢,但他們祖先早在三億年前九已經來到這片土地。

 

陸生蛞蝓是蝸牛的近親,學名為Incilaria sp.,蛞蝓與蝸牛在鄉間來說是極為常見的動物,但真要找到完整的解說資料,以自己親­身體驗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現在還沒能比對出影片裡所拍究竟是何種蛞蝓。

在生活裡,恐怕一般對於蝸牛、蛞蝓難有好感,因為牠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分泌的黏液­會讓牠們經過的地方都會形成一條反光而發亮的足跡。只要是陰暗潮溼的地方,也就是牠們­生活聚集的地方,因此造訪浴室(如果是在地面的話),會到菜園或花園吃到您花費心血照­顧的植物。別看他們動作慢,但一夜之間可能把所栽種適合牠們口味的蔬菜啃噬的精光。牠­們也攀愛落地生根、石蓮這類的園藝植物,不但是啃食葉子,有時候連嫩莖都吃的不剩。

延伸閱讀
台灣蛞蝓( Meghimatium taiwanensis )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
台灣貝類名錄詳細頁面
  http://shell.sinica.edu.tw/chinese/sh…
無殼蝸牛──蛞蝓與半蛞蝓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7378
雙線蛞蝓 Meghimatium bilineatum
  http://gaga.biodiv.tw/9708bx/075.htm
皺足蛞蝓 Vaginulus alte
  http://gaga.biodiv.tw/9708bx/255.htm
防檢疫上所遭遇之蛞蝓簡介
  http://www.baphiq.gov.tw/userfiles/07…
[生態] 雙線蛞蝓 - 石虎的生活點滴 - 無名小站
  http://www.wretch.cc/blog/fmwang99/12…
雙線蛞蝓-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知識單元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
皺足蛞蝓-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知識單元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
山蛞蝓-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知識單元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
拉索蛞蝓科-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知識單元
  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
蛞蝓與蝸牛-蘭花病蟲害介紹與管理
  http://www.chinaorchid.net/main/datah…
其他-蛞蝓
  http://kmweb.coa.gov.tw/techcd/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其他/有害動物/蛞蝓簡介.htm
蔬菜-番茄
  http://kmweb.coa.gov.tw/techcd/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蔬菜/果菜類/番茄/蟲害/番茄-蛞蝓.htm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OrD1sGWG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zNwj9fIXY
http://youtu.be/0kbG08Bn5Q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Imfq2Ccj0

動物界~扁形動物門:吸蟲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1pqmKP7y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PwaHFd7jo

動物界~扁形動物門:渦蟲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ra9l791D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N_5SPBP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kS0l56ydQ

動物界~刺絲胞動物門~海葵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hao9YtFAe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Nz_OaYS0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j9Z5P8UfQ

我們的島 第247集 大樹的秘密 (2004-03-29)


在我們生活的週遭,可以看見各式各樣不同的樹木。每棵樹木有他不同的歷史與生命軌跡,­樹木群集形成的森林更是大自然最珍貴的寶藏。過去人類總是以站在地上的角度去看樹,你­是否也曾想過,換個角度,去看看樹上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3mBFc43X4

我們的島 第277集 蕨類狂想曲 (2004-10-25)


清晨,山中的霧氣還沒有散去,走在路上彷彿可以感受到森林的呼吸,拿起相機陳應欽準備­前往烏來溪谷,研究蕨類十七年每個月他總會固定到烏來走一走看一看,一般人總認為蕨類­是不起眼的雜草,為什麼陳應欽偏偏鍾愛蕨呢?
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QWuQGfyEc

WordPress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