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第五章課程補充~5-1生態系的組成
生態系統 = 生物 + 非生物環境 (互相影響)
這些都是生態系統,但是規模不同。
生態系統,大至整個地球,小至國家、城市、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班房等。
特點︰動態的開放系統、不斷變化
投入令各組元產生轉變,最後釋放物質和能量到系統以外成為產出,使系統得到短期的平衡;然後是另一組投入,另一批產出,周而復始,不斷演變。就是暫時受到干擾,仍會按照原來的規律逐步轉變,直至回到原來的情況。 |
有陽光才有生命,才有一切自然變化。對於地球生態系統而言,太陽能是唯一的投入,產出則主要為熱能。
生態系統的組元︰生物、非生物
非生物組元,即是四周的物理環境,包括空氣、水體及生命所需的各種養分。 養分方面,主要為各種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較重要的元素為碳、鐵、鉀、鈉、鎂、鈣、硫、磷等,數量雖然不多,卻都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 |
生物組元方面,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生產者(producers)、消費者(consumers)及分解者(decomposers)。生產者夠能自行運用陽光來製造食物,因此亦稱為自養生物(autotrophs),主要為綠色的植物,亦包括一些細菌。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陽光來製造食物,因此需要依賴其他生物作為供應,故此亦可稱為異養生物(heterotrophs)。分解者不能利用陽光來製造食物(與消費者相似),但能分解所有生命的屍骸來得到營養,同時使複雜的物質還原為簡單的元素或化合物。 |
生態系統內的聯繫
為求生存,每一種生命都會不斷吸取能量和養分,然後排出熱能和廢物;因此,生命的維持,端賴能量流動和養份循環。 生態系統內的各組元是互相依賴的,任何一部分受到影響,其他部分必然受到牽連;若其中某種關係被破壞,整個系統將失去平衡,以至毀滅。 |
資料來源:香港教育城—地理入門
資料來源:http://csm00.csu.edu.tw/0150/48907101m-90/new_page_1.htm
資料來源:http://vschool.scu.edu.tw/happy1/project1/course/cimage/concept/concept15.jpg